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荐书《傲慢与偏见》—“两寸牙雕”绘世界 简.奥斯丁著 [打印本页]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0 20:29
标题: 荐书《傲慢与偏见》—“两寸牙雕”绘世界 简.奥斯丁著
本帖最后由 新月玲珑 于 2021-3-20 20:48 编辑

荐书《傲慢与偏见》—“两寸牙雕”绘世界 简.奥斯丁著

   简.奥斯汀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文学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如“两寸牙雕”真实描绘周围的世界,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傲慢与偏见》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本内特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四段姻缘故事,故事以她对达西先生从一开始的厌恶到尊敬,再到爱慕为线索,文笔辛辣而滑稽,结构严谨精巧,是简.奥斯汀最富喜剧色彩的一部作品。
   书中开章第一句:“凡是有钱的单身男人,都想娶一位太太,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真理。”接下来说:“似乎这个真理早已在人们心中扎了根。地方上一旦来了这么个人,邻居们就算对他完全不了解,也会马上把他看做自己某一个女儿理应得的一笔财产。”奥斯丁冷眼看世情,点出这么两句,引出一大群可笑的人物,一连串可笑的情节。
这个故事平淡无奇,没有令人回肠荡气、惊心摄魄的场面。只有家长里短和日常琐碎,如邻居间的来往、茶叙、宴会、舞会,或驾车游览名胜,或到伦敦小住,或探亲访友等等,都是乡镇上有闲阶级的平常生活。人物没有令人崇拜的英雄或模范,都是经常所见的人,有的高明些、文雅些,有的愚蠢些、鄙俗些,无非有闲阶级的先生、夫人、小姐之流。
   小说吸引读者一起去推理和侦察,达西碰见了他家账房的儿子魏肯,达西涨得满面通红,魏肯却面如死灰。为什么呢?宾利为什么忽然一去不返呢?魏肯和丽迪娅私奔,已经把女孩子骗上手,怎么倒又肯和她结婚呢?让人急要知道后事如何,还不免追想前事,探究原因,从而猜测后事,瞎捉摸怎么也搞不明白。
   伊丽莎白是个勇于追求爱情、漂亮聪明、坚强可爱的女子。敢于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知道自己最在乎的是什么,不在乎周围人的眼光,这样的伊丽莎白是真女子!伊丽莎白嫌达西目中无人。她听信魏肯一面之辞,认为达西亏待了他父亲嘱他照顾的魏肯。她又断定达西破坏了她姐姐的婚姻。达西情不自禁向她求婚,一场求婚竟成了一场吵架。达西写信自白,伊丽莎白反复细读了那封信,误解消释,也看到自己家确也有叫人瞧不起的地方。这使她愧怍。想到达西情不自禁的求婚,对他又有点儿知己之感。这件不愉快的事她不愿再多想。后来她到达西家庄园观光,听到佣仆对达西的称赞,不免自愧没有知人之明,也抱歉错怪了达西。她痴看达西的画像,心上已有爱慕的意思。达西不计旧嫌,还对她殷勤接待,她由感激而惭愧而后悔。丽迪娅私奔后,她觉得无望再得到达西的眷顾而暗暗伤心,这就证实了自己对达西的爱情。
   伊丽莎白曾经倾心于魏肯,而魏肯的中伤曾让伊丽莎白对达西厌恶透顶。这个虚伪的花花公子最终阴差阳错竟和伊丽莎白最小的妹妹成了夫妻。伊丽莎白和舅舅舅母去旅行,参观了达西的家,美丽的彭伯里庄园。在美丽的林间小路上,伊丽莎白和提前回家的达西不期而遇。两人的感情开始真正萌发。简·奥斯汀从来不会让有情人难成眷属,达西先生为着伊丽莎白而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伊丽莎白也渐渐意识到过去她的偏见,转而能够接受达西先生。在达西先生修正了对好友宾利先生的影响后,宾利先生重新回到简的身边,抱得美人归。
   《傲慢与偏见》的布局非常自然,轻巧不着痕迹,不见人为安排。小说里没有不必要的人物,没有不必要的情节。就连那位笨牧师克林森不仅是个可笑的人物,还是布局里的关键。他的恩主是达西的姨母凯瑟琳夫人,他娶的是伊丽莎白的好友肖拉塔。伊丽莎白访友重逢达西就很自然。布局里另一个关键人物是伊丽莎白的舅母,她未嫁时曾在达西家庄园邻近的镇上居住。她重游旧地,把伊丽莎白带进达西家的庄园观光,也是很自然的事。事情一环紧扣一环,都因果相关。
    简.奥斯汀拥有深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牙雕般妙笔刻画世态人情,从一般人身上发掘他们共有的根性;从一个小窗口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虽然只是普通的人和日常的事,也回味悠长,虽然故事的背景放在小小的乡镇上,它所包含的天地却很广阔。

作者: 佛宝16    时间: 2021-3-20 21:55
这本书里我最佩服的就是肖拉塔,她活得清醒而理智,聪明而洒脱,甚至比伊丽莎更聪明。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0 22:00
佛宝16 发表于 2021-3-20 21:55
这本书里我最佩服的就是肖拉塔,她活得清醒而理智,聪明而洒脱,甚至比伊丽莎更聪明。

嫁给一个那样让人生厌的人,实在难以忍受
作者: 佛宝16    时间: 2021-3-20 23:05
新月玲珑 发表于 2021-3-20 22:00
嫁给一个那样让人生厌的人,实在难以忍受

她才是生活在真实里,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其他的,是小说人物。
作者: 麒麟2020    时间: 2021-3-20 23:28
熟读经典  佩服呀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0 23:44
麒麟2020 发表于 2021-3-20 23:28
熟读经典  佩服呀

经典是塔尖之作
作者: 柏林桥    时间: 2021-3-21 08:18
很好,有时间多推荐一些国际名著。如:《飘》、《简爱》、《安尼·卡列尼娜》、《红与黑》、《悲惨世界》、《茶花女》、《少女维特的烦恼》……一下子记不起,噢,还有:《幻灭》、《贝姨》、《欧也妮·葛朗台》、《驴皮记》、《赛查·皮罗托盛衰记》、《十三人故事》、《农民》、《公务员》等等,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这些名著的写作时代背景,正如中国当代社会现状,读这些书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及……
作者: 秋语2020    时间: 2021-3-21 15:48
有个 版主的电影男主真是帅爆了
作者: 蒲松龄    时间: 2021-3-21 17:14
美好与现实同在
作者: 云开月明    时间: 2021-3-22 09:01
重温经典,甚好!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2 10:39
柏林桥 发表于 2021-3-21 08:18
很好,有时间多推荐一些国际名著。如:《飘》、《简爱》、《安尼·卡列尼娜》、《红与黑》、《悲惨世界》、 ...

希望前辈多多推荐塔尖之作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2 10:40
秋语2020 发表于 2021-3-21 15:48
有个 版主的电影男主真是帅爆了

阅读名著,看经典电影,赏帅男靓女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2 10:41
云开月明 发表于 2021-3-22 09:01
重温经典,甚好!

经典永流传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2 10:41
蒲松龄 发表于 2021-3-21 17:14
美好与现实同在

在经典中看到现实
作者: 菓菓    时间: 2021-3-22 13:05
书和电影都看过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2 15:22
菓菓 发表于 2021-3-22 13:05
书和电影都看过

厉害,我电影没有看过
作者: 柏林桥    时间: 2021-3-23 08:35
新月玲珑 发表于 2021-3-22 10:39
希望前辈多多推荐塔尖之作

我的时间基本上都用在创作上,对那些名著的感悟、理解、表述是您的强项,但愿您能为大家多指导……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3 10:32
柏林桥 发表于 2021-3-23 08:35
我的时间基本上都用在创作上,对那些名著的感悟、理解、表述是您的强项,但愿您能为大家多指导……

高大上啊,你已经到达塔尖,只能仰望了。
作者: 浮云游子    时间: 2021-3-23 11:09
《唐顿庄园》很好看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3 11:24
浮云游子 发表于 2021-3-23 11:09
《唐顿庄园》很好看

也是奥斯汀的大作吗?盼望浮云版主给我们分享一下
作者: 柏林桥    时间: 2021-3-23 11:27
新月玲珑 发表于 2021-3-23 10:32
高大上啊,你已经到达塔尖,只能仰望了。

本人创作的目的不追求您所说的“塔尖”,也不是为名誉与回报,只想以平实的陈述,实事求是反映当代社会现实,让读者能分辨是非曲直,知道黑暗与光明,邪恶与善良之存在……就达到写作愿望。您用不着奉承我!其实,我们根本不必互相吹奉,实实际际做事就行。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3 12:36
柏林桥 发表于 2021-3-23 11:27
本人创作的目的不追求您所说的“塔尖”,也不是为名誉与回报,只想以平实的陈述,实事求是反映当代社会现 ...

只要不忘初心就好。我写读后感,也是抛砖引玉,希望科学家们能够在空巢之余,多多捧读书本,阅读经典。
作者: 柏林桥    时间: 2021-3-24 09:51
新月玲珑 发表于 2021-3-23 12:36
只要不忘初心就好。我写读后感,也是抛砖引玉,希望科学家们能够在空巢之余,多多捧读书本,阅读经典。

能把子女培养考进中科大成为家长论坛一员的每个“科学家”,我相信他们都有阅读能力,都有感悟领受能力,只是因时间的关系,也许他(她)们才无所顾及,我们引导推荐作品应因地制宜,点出作品的存在意义和固有价值即可,或者类似盈袖暗香前辈读后感的方式也很好。在这里不必有浮夸或者故弄玄虚地加以为作品吹捧的语句音调,那样我们就显得有点肤浅了。个人看法共勉!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21-3-28 15:21
从初中开始,至今已经看过三遍,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作者: 蒲松龄    时间: 2021-3-29 13:38
谢谢您的分享
作者: 蒲松龄    时间: 2021-3-29 13:38
您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公众平台采用,谢谢。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9 18:26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21-3-28 15:21
从初中开始,至今已经看过三遍,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熟读经典,的确受益良多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29 18:26
蒲松龄 发表于 2021-3-29 13:38
您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公众平台采用,谢谢。

感谢关注,感谢分享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31 09:16
云开月明 发表于 2021-3-22 09:01
重温经典,甚好!

一起共读经典,滋养彼此
作者: 月亮笑了    时间: 2021-3-31 13:44
这本一直没有读完过。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31 18:54
月亮笑了 发表于 2021-3-31 13:44
这本一直没有读完过。

继续继续,我们共同读一本书
作者: 一口一乐    时间: 2021-3-31 22:01
我买了本英文版的送孩子。
孩子看后要我找电影,
找了电影又找电视剧。
好奇之下,我一并都看了看
作者: 新月玲珑    时间: 2021-3-31 22:16
一口一乐 发表于 2021-3-31 22:01
我买了本英文版的送孩子。
孩子看后要我找电影,
找了电影又找电视剧。

科娃好学好探索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www.ustc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